曲阜师范大学鲁韵颐养实践队走进莱州原家村:青春力量赋能乡村养老新图景
在原家村的街头巷尾,走访村内老人,了解他们对“爱行礼运呼助宝”平台的使用情况。队员们耐心倾听老人的使用体验,详细记录平台在操作便捷性、服务响应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这些朴实的意见被认真记下,将成为后续优化平台服务的重要参考。
图一为实践队长于子涵(左一)和实践队员李佳怡(右二)采访志愿者吕福英(右一)和老人吴进香(左二)
除了问卷调研,实践队队员更注重以行动传递关怀。在老人吴进香家中,帮扶志愿者原公萍和吕福英带领队员们动手劳作,擦玻璃、扫院子、整理杂物,很快便将原本略显杂乱的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条。此外,在贾书香老人家中,队员们陪她唠家常,倾听她讲述过去的故事。这些看似琐碎的陪伴,填补了独居老人的精神空缺,让孤寂的午后充满欢声笑语。实践队队长于同学对此深有感触,这样的实践让她真切体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深刻内涵。
图二为实践队长于子涵(右一)和实践队员李佳怡(左一)探访老人贾书香(左二)
养老服务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体系化的支撑。实践队专程采访了原家村党支部副书记原兴顺,与其进行了深入交流。原家村将全村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多名志愿者,服务安排充分考虑老人的实际情况与需求——针对爱聊天的老人,安排善于交流的志愿者;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多指派具备护理能力的志愿者;高需求老人每天至少有志愿者上门一次,一般需求的老人则每周安排一到两次服务。从日常打扫、家电维修到陪同就医、代购药品,网格服务如同一张细密的网,全面覆盖老人的各类需求。
图三为原家村党支部副书记原兴顺接受采访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养老既是民生关切,更是社会课题。此次曲阜师范大学鲁韵颐养实践队的乡村之行,从调研智慧平台的优化空间,到用双手为老人带来温暖,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也为乡村养老模式的创新升级注入了青春动能。(通讯员 于子涵 徐鑫地)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