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举行纪念活动 各界人士重温14年抗战历史

长春曾是日本侵华时期炮制的伪满洲国“首都”,伪满皇宫作为伪政权的象征建筑,藏有大量日本侵华罪证。这里不仅见证了中国东北沦陷的屈辱,也记录了东北民众与侵略者长期对抗的历史。
时间的流逝让战争亲历者逐渐减少,但不能让战争的切肤之痛钝化。在东北地区,很多中小学每年都会组织学生赴伪满皇宫博物院等场所开展研学活动,老师们结合文物的现场讲解和再现史实的情景剧表演,让学生们对历史产生情感共鸣。

当天的活动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举行。由伪满皇宫博物院讲解员演绎的情景剧《松花江上》,再现了战火年代的离乱与乡愁;红色故事《将军的口琴》《抉择》分别讲述了杨靖宇、赵一曼的抉择与牺牲,让人观之落泪。
长春市民韩静带着孩子参加了这场纪念活动。她说,在这里能够直面那段沉重的过去。“他需要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知道有人为了这片土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东北沦陷史陈列馆通过文物、影像及档案,完整呈现了从“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斗争到抗战胜利的东北抗战历程。同时,馆内还通过“侵华日军第一〇〇部队细菌战罪证陈列”,揭露日军秘密实施细菌战的严重反人类罪行。
南京游客刘丽在参观后沉默良久。她说,东北是中国最早沦陷的地区之一,所受侵略之深远超许多人的想象。“很多抗日英雄牺牲时年纪尚轻,却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今天的安定生活,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伪满皇宫博物院预计,15日的参观人数将达到1.6万人次。(完)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