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外卖大战再起:订单洪流冲爆咖啡奶茶店,行业格局生变

发布时间:2025-07-10 12:02:58来源:

当各大外卖平台的补贴红包再次塞满用户手机屏幕,这场硝烟弥漫的外卖大战,正以更猛烈的姿态冲击着咖啡奶茶行业。近期,从一线城市的连锁品牌到三四线城市的街头小店,大量咖啡奶茶店被突如其来的订单洪流 “冲爆”—— 后厨机器连轴转仍堆着数十单待制作,骑手在店门口排成长队,系统因订单过载频繁卡顿,部分门店甚至被迫临时关闭线上通道。这场由外卖平台点燃的 “价格厮杀”,正在重塑饮品行业的生存逻辑。
订单暴增的狂欢与困境
上海南京东路一家连锁奶茶店的监控画面,成了这场订单热潮的生动注脚:上午 10 点开门后,外卖订单便以每分钟 3-5 单的速度涌入,到午间高峰时,待制作订单数突破 200 单,操作台被杯盖、吸管和半成品原料堆满,3 名店员从早到晚没喝过一口水,仍有近半订单超出承诺送达时间。“平时日均外卖单量在 300 单左右,现在直接翻倍到 600 多单,店里的冰块储备每天要补三次,连打包袋都断货两次。” 店长李女士的语气里满是疲惫。
这样的场景并非个例。美团、饿了么最新数据显示,进入 7 月以来,全国咖啡奶茶类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 47%,其中参与平台补贴活动的品牌订单量普遍增长 60% 以上。深圳某网红咖啡店创始人透露,平台推出的 “满 25 减 12”“买一送一” 等活动,让单杯咖啡价格跌破 10 元,订单量从日均 80 单飙升至 230 单,但门店 5 台咖啡机全部启动仍供不应求,因超时配送被投诉的次数一周内增加了 3 倍。
订单暴增的背后,是商家难以承受的运营压力。北京某连锁品牌区域经理算了一笔账:为承接激增的订单,门店不得不临时招聘 3 名兼职员工,时薪比平时高 20%;原料采购量增加导致仓储成本上升 15%;而平台补贴带来的低价策略,让单杯利润压缩至原来的三分之一。“表面上订单量翻倍,实际净利润反而下降了 8%,还要承担更多差评风险。”
平台角力:补贴战的深层逻辑
这场外卖大战的导火索,是头部平台对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重新争夺。随着流量增长见顶,咖啡奶茶这类高频消费品类,成为平台拉动日活、巩固用户粘性的 “战略高地”。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美团、饿了么在饮品品类的补贴投入同比分别增长 65% 和 82%,仅 7 月第一周,两大平台的补贴总额就突破 12 亿元。
补贴形式更是花样翻新:除了直接的满减优惠,平台还推出 “时段专属红包”“连续下单奖励”“会员日加倍抵扣” 等玩法,甚至联合品牌推出 “1 元秒杀”“买赠券叠加使用” 等福利。杭州某奶茶品牌负责人透露,平台为了让商家参与活动,承诺承担 50% 的补贴成本,“相当于平台和商家各让一步,用利润换市场份额”。
但这种 “烧钱换增长” 的模式,正在加剧行业的恶性竞争。某区域连锁奶茶品牌创始人坦言,为了不被竞品甩开,即使利润微薄也要跟进补贴,“别人都在搞‘9.9 元两杯’,你不参与,订单量就会断崖式下跌。现在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而对于中小品牌和个体商户来说,这种高强度补贴几乎难以承受,不少店铺因无力承担折扣成本,被迫退出平台活动,陷入 “不参与就没订单,参与就亏本” 的两难境地。
供应链承压:从原料短缺到品质隐忧
订单的暴涨,像一场突如其来的 “大考”,暴露了咖啡奶茶行业供应链的脆弱性。云南咖啡豆产区的一位供应商透露,近一个月来,来自连锁品牌的咖啡豆订单量激增 300%,部分烘焙厂 24 小时满负荷生产仍无法满足需求,咖啡豆价格已悄然上涨 8%。而奶精、糖浆等原料的供应也出现紧张,某头部品牌因植脂末库存告急,不得不临时更换供应商,导致部分门店的产品口感出现波动。
在终端门店,品质把控面临严峻挑战。为了赶订单,一些店员简化制作流程:本该现煮的茶汤提前煮好存放数小时,水果切配环节省略清洗步骤,甚至出现 “少放料、多加水” 的偷工减料现象。某外卖平台的匿名调查显示,7 月以来,咖啡奶茶类的品质投诉量环比增长 53%,其中 “口味变淡”“原料不新鲜” 的投诉占比超过 60%。
更隐蔽的风险存在于配送环节。由于订单过多,骑手取餐时间被压缩,部分外卖出现撒漏、变形等问题,影响消费体验。上海消费者王女士反映,她点的冰咖啡因骑手一路狂奔,送到时冰块已完全融化,“喝起来像温吞的糖水”。而一些门店为了加快出餐速度,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廉价打包盒,高温饮品接触后释放异味,引发消费者对健康风险的担忧。
破局之路:从 “价格战” 到 “价值战”
面对订单洪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头部品牌开始探索差异化竞争路径。星巴克、喜茶等企业加大了对 “预点单”“自提柜” 的投入,通过优化线上线下协同,提升订单处理效率。星巴克相关负责人介绍,其 “啡快” 业务占比已提升至 45%,通过提前预约制作,有效减少了门店拥堵和配送超时问题。
一些品牌则将目光投向产品创新,试图跳出价格战泥潭。奈雪的茶近期推出 “季节限定鲜果系列”,用料升级后价格提高 5-8 元,却凭借独特口感实现订单量逆势增长;瑞幸咖啡则通过与茅台、椰树等品牌联名,打造爆款产品,用话题度吸引消费者,而非单纯依赖低价。
行业专家指出,外卖大战带来的订单激增只是短期现象,咖啡奶茶行业的长期竞争,终将回归品质、服务和供应链能力。“补贴可以带来一时的订单量,但无法留住对品质有要求的消费者。”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企业应该借此机会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数字化运营水平,“从‘拼价格’转向‘拼价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随着外卖平台的补贴力度逐渐降温,被订单冲爆的咖啡奶茶店或将迎来冷静期。但这场大战留下的影响深远:它加速了行业的洗牌,让具备供应链优势和品牌力的企业脱颖而出,也让更多商家意识到,靠低价换增长并非长久之计。未来,如何在订单量与品质之间找到平衡,在平台规则与自身利益之间寻求共赢,将是每一个咖啡奶茶从业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